十一月初我跟太太返回香港兩個多星期,主要目的是陪伴年老多病、行動不便、需要在老人院居住的岳母,所以我們幾乎每天都是在老人院裡渡過,只有早晚的時間可以見一些朋友和家人。
我的岳母過去一直是個倔強的人,不容易接受別人的「擺佈」,所以這幾年在老人院都沒法生活得開心。儘管在我們看來,目前她居住的這間老人院已經是最好的,除了照顧她身體上的需要外,也照顧她心靈上的需要 — 每星期都有不同的活動,也有鄰近教會的姊妹、牧者過來帶老人家唱詩歌或給他們講解聖經,但是岳母仍然是不滿意,仍然嚷著要回她自己的家,也要我們讓她自己坐車四處去逛,還說要做點小生意,就像從前一樣。明顯地,她仍未能接受自己已經年老、已經不復當年的事實。
事實上,除非我們英年早逝,否則我們都總會經歷這些年老、不復當年的日子,就是傳道書12章2-6節所描繪的那幅圖畫:「…日頭、光明、月亮、星宿變為黑暗,雨後雲彩反回,看守房屋的發顫,有力的屈身,推磨的稀少就止息,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;街門關閉,推磨的響聲微小,雀鳥一叫,人就起來,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。人怕高處,路上有驚慌,杏樹開花,蚱蜢成為重擔,人所願的也都廢掉;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,弔喪的在街上往來。銀鍊折斷,金罐破裂,瓶子在泉旁損壞,水輪在井口破爛」。
人會衰老這現實,其實提醒了我們兩件事:
第一就是傳道書12章1節對我們的提醒:「你趁著年幼、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,就是你所說,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,當記念造你的主。」
而第二就是我們必須「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」(希伯來書11:13),總有一天我們都要離開這世上,把一切都留下來。因此,我們的盼望應是那在天上的「更美的家鄉」(希伯來書11:16),在那裡才可以找著永恆。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