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資源庫 RESOURCE
Search
新造的人 (2017年1月)
2016年剛過去,現在已是2017年了。每逢過新年,大多數人都會刻意穿上新的衣服,不會穿上破爛的、修補過的舊衣服。在聖經以弗所書4章20-24節,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:無論如何,都要脫去舊的,穿上新的,但他所講的並不是脫去舊衣服,而是要脫去舊的、那個已經變壞了的我,然後要穿上...
信心的考驗 (2016年11月)
「這些事以後,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,就呼叫他說:『亞伯拉罕!』他說:『我在這裡。』上帝說:『你帶著你的兒子,就是你獨生的兒子,你所愛的以撒,往摩利亞地去,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,把他獻為燔祭。』亞伯拉罕清早起來,備上驢,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,也劈好了燔祭的柴,就起身往上帝所...
福音 (2016年9月)
基督教信仰跟「福音」這兩字是分不開的,因為基督徒是聽到並接受「福音」而成為基督徒,而基督徒最大的使命也是傳「福音」,但「福音」到底是什麼呢﹖聖經中「福音」的希臘文原文ευαγγέλιο 是「好消息」的意思,雖然不同的人對什麼是「好消息」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,但肯定的是只對某些...
信主四十年 (2016年6月)
劍橋教會今年慶祝成立十九周年,換句話說,我們明年便會慶祝二十周年了。二十周年當然是個大日子,所以理事會已開始討論有關慶祝的安排,例如要請來什麼講員、有什麼特別活動安排、是否需要成立籌備委員會等等,總之大家都同意要隆重其事,讓弟兄姊妹可以投入參與,並藉這難得機會一同數算上帝的...
三個勸勉 (2016年5月)
經文: 提摩太後書1:1-14 提摩太後書是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最後一封信,也可能是保羅所寫的書信當中最後的一卷。學者相信保羅當時是被關在羅馬的監獄當中,更有可能是再沒有被釋放出來,甚至在不久之後就被羅馬皇帝尼祿處死了。所以,我們可以把這卷書看成是保羅的遺囑,就是他在離世前...
預苦期 (2016年3月)
還有兩三星期,受苦節及復活節便會來到,傳統教會特別將這段時間稱為「預苦期」1 (Lent),目的是提醒信徒要特別思念主耶穌的受苦受死。 無可否認,主耶穌的復活是過去二千年來整個基督信仰的核心,原因是假如沒有主耶穌的從死裡復活、證明祂是上帝的兒子,世上根本就不會有基督信仰2。...
常在基督裡 (2016年1月)
新年伊始,萬象更新,因此我們教會也定下了「常在基督裡」這個新一年的主題,也選用了約翰福音15:5主耶穌對門徒的吩咐「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子。常在我裏面的,我也常在他裏面,這人就多結果子;因為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做甚麼。」來作為我們的主題經文。...
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 (2015年12月)
馬可福音10章記載到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主耶穌,要主耶穌摸他們,主耶穌的門徒就責備那些帶小孩子來的人。聖經雖然沒有解釋門徒為什麼責備那些人,但是我們也可以猜想到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主耶穌時間寶貴,根本不應該浪費時間在那些當時被看為不重要的小孩子身上。沒想到門徒的好意,主耶穌不但...
信心與行為 (2015年8月)
在新約聖經裡,使徒保羅常常談到「因信稱義」,他說人稱義完全是上帝的恩典,與人的行為無關,免得我們自誇,以為自己配得救恩。然而使徒雅各卻在《雅各書》中說: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,稱義不是單因著信,也因著行為。有人以為雅各跟保羅是互唱反調,但事實是他們講的是同樣的事情,只是角度、...
洗禮 (2015年7月)
如果有人問你:基督徒跟非基督徒有什麼分別﹖我會說基督徒是有兩個生日的:一個是出生的那一天,另一個是洗禮。 在很多人看來,洗禮好像只是一個宗教的儀式,沒有什麼特別,尤其在西方國家,很多人在嬰孩時已經接受洗禮,所以洗禮就像是西方文化的一部份。但是對於每個真心接受洗禮的人來說,其...
作主的門徒 (2015年6月)
耶穌進前來,對他們說:「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。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(馬太福音28章 18-20節)...
教會十八歲 (2015年5月)
每年的五月,都是我們劍橋華人基督教會堂慶的日子,而轉眼間今年已是十八週年。在香港,十八歲換成人身份證,然後便可以考車牌,合法地駕駛汽車,更可以不需父母同意便結婚,實在是擁有比未成年時更多的權利。然而,假如是犯了法,成年後要承擔的後果也會比未成年時大得多,因為已經是長大成人,...
真正的有福 (2015年3月)
羊年伊始,我想用詩篇128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真正的有福。詩人這麼說: 「1凡敬畏耶和華,遵行他道的人,便為有福。 2你要喫勞碌得來的,你要享福,事情順利。 3你妻子在你的內室,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﹔你兒女圍繞你的桌 子,好像橄欖栽子。 4看哪,敬畏耶和華的人,必要這樣蒙福。...
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建立基督的身體 (2015年2月)
教會今年的主題是「為要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建立基督的身體」,這主題來自《以弗所書》四章使徒保羅的一句很長的說話(四章7至16節的希臘文原文是一句長句子),而我們選取了其中的第12節作為教會今年的主題。 「為要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建立基督的身體」中的「成全」,原文有「使之完美...
教會應該是怎樣的? (2014年11月)
我記得超過20年前,當我在倫敦修讀我的電腦學位時,我曾經定期參與一間英國聖公會的教堂,主要的理由是他們有很好的音樂,所以我很喜歡在週日到那裡去。另外,由於他們有英國當時最好的傳道人之一-約翰·斯托得牧師,他每次講道時我都會儘可能出席。然而,在那些年裡,我也會不時地參與另一間...
接待 (2014年10月)
「誰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;接待我就是接待差我來的那一位 ;接待我就是接待差我來的那一位。為了某人是上帝的使者而接待他的,一定會分享使者所得的獎賞 ,一定會分享使者所得的獎賞;為了某人是義人而接待他的,也一定會分享義人的獎賞 ,也一定會分享義人的獎賞。我實在告訴你們...
父親的得救 (2014年9月)
今年六月底突然收到妹妹從香港傳來的信息告知父親入院留醫,數天後更確診為末期癌症。當時遠在英國的我們真的是心急如焚,原因不單是擔心父親的身體,更是因為父親當時還未相信主耶穌,我們因此都為他的得救十分著緊,所以我幾乎每天都打電話給他,在電話裡跟他傳福音,也請香港一些認識的牧師傳...
再別康橋 (2014年7月)
在劍橋讀詩人徐志摩的《再別康橋》份外有意思,尤其當中首兩句 「輕輕的我走了,正如我輕輕的來」,雖然已相隔大半個世紀,今 日依然被許多負笈劍橋的學子在離去時反覆引用,藉以抒發他們心 中的情懷。 能夠入讀劍橋大學這所世界頂尖的學府,對很多人來說,可能是畢...
考試 (2014年6月)
六月份是考試的日子,每年到了這個時刻,學生們都會大為緊張, 而他們的父母可能更甚,因為一來擔心子女壓力太重,承受不了, 二來也擔心他們考不到好成績,白費了一番努力。為人父母,望子 成龍,而為人子女,盼望能光耀門楣又或最少不致令父母蒙羞,其 實也是人之常情。...
人生路 (2014年4月)
不經不覺,我們一家已在劍橋生活了差不多三個月。還記得剛來不久便過農曆新年,但因為不是英國假期,所以也只是過得很平淡,唯一特別的是兩個「情人節」(元宵節 及 St. Valentine Day) 在今年又再次碰頭,上一次已是十九年前,就是我跟太太結婚的那一年,我們倆開始携手走...
bottom of page